1

  科室列表 OfficeList

  周潮名中医工作室
内分泌一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河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内分泌二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肿瘤科——国家重点建设专科
治未病中心 健康管理科——国家重点培育专科
脑病一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脑病二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肛肠一科——省级重点专科 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肛肠二科——省级重点专科 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皮肤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骨伤一科——市级特色专科、秦皇岛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骨伤二科——市级特色专科、秦皇岛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针灸科——市级医学重点及特色学科、秦皇岛市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儿科—秦皇岛市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省级中医重点建设单位、秦皇岛市市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脑外科——秦皇岛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显微手足外科
泌尿外科
心血管科——省级中医重点建设专科、秦皇岛市市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中医优势科室
脾胃肝胆老年病科——秦皇岛市市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肺病科——秦皇岛市市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秦皇岛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医学美容科
康复医学科——秦皇岛市市级医学重点学科
外科——秦皇岛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血管介入科
推拿科
心理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妇科
男性病科
肾病科
痛风病科
风湿科
眼科
手麻科
超声科
功能检查科
内窥镜室
检验科——秦皇岛市市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放射科(DR、CT、MRI)
感染性疾病科
病理科——秦皇岛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红卫里门诊部
河滨路门诊部
输血医学科
 
     
     
     
 
      科 室 介 绍
        
周潮名中医工作室

    周潮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第四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秦皇岛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病委员会主委,中医糖尿病学科带头人,秦皇岛市优秀技术拔尖人才。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预防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冠心病、糖尿病足、脂肪肝及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等疾病有很深造诣。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十余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学术思想:1、分时辩治:提出随十二时辰序进用药,分时辨治,分调五脏,药力借经气之旺运,经气借药力之资助,达到五脏皆安,气血调和,从而降低血糖。2、从心论治:认为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情志占主导。故用药注意养心安神,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3、注重扶阳:“阳虚致消,治宜补火”,诊治消渴病、痹症、顽固性疼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肾病中晚期得到临床认可。

科研成果——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组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失眠、心烦易怒等症状,情绪改善后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情绪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及升糖激素的增加,从而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调气降糖丸,补肺气而调肝气,养心安神,气平肝和,则一日精神俱佳。益脾降糖丸,健脾和胃,祛浊化湿。糖肾康丸,补肾益肝,活血化瘀。分时辨治而分调各脏,药力借经气之旺运,经气借药力之资助,从而明显提高临床之疗效。三种制剂均由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备。偏气虚肝郁者可重用或每日2-3次服用调气降糖丸;偏脾虚湿重者,可重用或每日2-3次服用益脾降糖丸;偏肾气不足者可重用糖肾康。虚赢盛衰随证调补,用之得心应手。

科研成果——中药组方辨治2型糖尿病及对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研究中药多靶点、全面平衡保护胰岛β细胞,在中药降糖作用的方向有指导意义。该课题临床研究420例,应用益脾降糖丸,调气降糖丸,糖肾康丸,观察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对照组;改善症状及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指标的影响,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便于推广。该课题的创新点如下:1、中药组方辨治,晨起平肝调气,中午健脾和胃降浊,晚上温阳补肾,这种择时服药的思路是对中医传统时脏阴阳理论的继承,也是中医治疗学的学术创新。2、中药组方治疗糖尿病,明显改善症状,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指标的良好干预,指导了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多靶点方向。3、该研究组方合理,配伍恰当,应用方法简、便、廉、验,未见不良反应,有其安全有效的优越性。

学术论文——
1、《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2
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穴位注射治疗10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探讨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312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弥可保静脉滴注及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穴位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当归穴位注射治疗组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优于穴位注射组及弥可保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组优于穴位注射组及弥可保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2、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  2011年5月第33卷第5期,
    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予4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及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评定3组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 <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1c、TG、CHO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1c、TG、CHO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CHO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 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 (P<0.01)。结论  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亦较西药组改善明显。

3、铺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医药卫生》   2016.5
摘要:
目的:探究铺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8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干预组40例,给予铺灸疗法治疗,对这两组治疗后的MNCV、SNCV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MNCV、SNCV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共有3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仅有31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铺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MNCV、SNCV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4、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临床观察
新中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7月第47卷第7期
    观察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对患者的糖类摄入量控制、营养神经药物以及胰岛素应用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治疗;观察组70例,与常规相同的护理方式上额外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两组疗程时间为6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经有序资料卡方检验,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两组之间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5、中医分时辨治初发2型糖尿病 317  例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   2012.6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分时辨治对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317 例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中药组 176 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对照组予 141 例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 组基础治疗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均治疗 3 个月后,分别评定疗效、FPG、2hPG,血脂,胰岛素及 C 肽(空腹、餐后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胰高血糖素。结果:疗效与对照组比较 P<0.01;空腹 INS 与对照组比较 P<0.01,餐后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 INS 与对照组比较 P<0.05(见表5);治疗后空腹 C 肽(C-P0)餐后 1 小时(C-P1)、餐后 2 小时(C-P2)与对照组比较 P<0.05,后餐后 3 小时(C-P3)与对照组比较 P<0.01;TC、TG、HDL-C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P<0.01;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 P<0.05,餐后 2 小时与对照组比较 P<0.01。结论:中医中药分时辨治初发 2 型糖尿病较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

医案一
    宋某某,男,22 岁。初诊日期: 2015 年3 月6 日。体检时发现餐后血糖11. 3mmol /L。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喜食高热量快餐及可乐等饮品,缺乏运动。症见:形体肥胖( 身高174cm,体重97kg) ,多食易饥,大便质粘腻,小溲色黄,偶有泡沫,体力尚可,颈部酸痛1 年余,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濡滑有力。糖化血红蛋白7. 4%。有家族遗传糖尿病史。

    诊断: 消渴( 脾虚湿淤) ; 治法: 健脾化湿,理气活血; 方剂: 四四汤加减; 方组: 黄芪60g,苍术25g,白术15g,黄芩15g,黄连15g,酒大黄10g,桑叶20g,石膏30g,知母25g,半夏10g,竹茹20g,茯苓25g,翻白草15g,赤芍20g,葛根35g,肉桂5g。10 剂,水煎,每日2 次温服。嘱其合理饮食,加强运动。

    按: 本例肥胖日久渐致消渴,二者之间肥胖为因,消渴为果。饮食不节,劳逸失宜,致使胃强脾弱,湿浊中生,脂不化气,而生肥胖; 湿浊日久,生痰化热伤津,终成消渴。正如经云: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人群中痰湿体质发生率为73. 3%,而糖尿病发生在肥胖人群中的比例居高不下。本案处方用药,多以清热、益气、泻浊之品,方中黄芪、苍术、白术健脾益气; 半夏、茯苓、竹茹、桑叶化痰除湿; 黄芩、黄连、石膏、知母、大黄清热泻浊; 佐以肉桂引火归元,亦防诸药过于苦寒伤中。葛根、赤芍活血祛瘀止颈痛。

  二诊: 2015 年3 月17 日,多食易饥有所缓解,大便略稀,尿色淡黄,体重下降3. 2kg,舌质淡红,苔薄黄,根厚,脉滑有力。

  方药: 前方加黄精20g,五味子10g,肉桂增至15g,15 剂,水煎,每日2 次温服。

  按: 该患用药10 天,结合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调整,初见成效。消渴之疾,古有上、中、下之分,皆起于中焦,旁及上下,思其病源在脾,脾病日久,虚形已成,故加以性味甘温,肺、脾、肾三精具补之黄精健脾益气;五味子酸敛肺肾之精,二者合用培元固本,以图久效。增肉桂用量,旨在温通经脉,调畅气血。鼓励坚持锻炼,合理饮食。

    三诊: 多饮多食大减,体力明显改善,大便调和,舌质淡红,苔根薄黄,脉缓小滑。近期饮食已能够做到按时定量营养均衡,每晚坚持跑步45min 以上。前日餐前血糖6. 1mmol /L,餐后血糖7. 8mmol /L 。方药: 3 月17 日方加僵蚕15g,西洋参15g,天花粉25g,8 剂,共为细末,每日3 次,每次10g 温水送服,以固前效。3 个月后复诊,随机血糖正常,糖化血红蛋白6. 1%。

医案二
张XX,男,26岁,乙肝病史半年。
现症状:小便深黄、大便秘结3日一行,口苦、口渴、烦躁、大汗淋漓。
辨证:热郁肝胆,阳明腑实。
治则:通利肝胆,通腑泄热。
方剂:茵陈蒿汤。
处方:茵陈60克 栀子30克 生大黄20克(后下)五剂。益肝灵4盒。
二诊:大便已畅,小便微黄,口苦口渴已解,汗出已减,原方续服五剂。
三诊,诸症若失,予益肝灵5盒。连续服药一个多月,化验已转阴,嘱巩固治疗一个月。
医案三
张某,女42岁,2016年12月15日首诊。
主诉:左胸时常痛2年多,象针扎样痛,痛连左臂和左小手指,遇到压迫(睡觉时)或冷(如碰到玻璃板)、或风加重;身体怕冷;头顶痛;舌淡红。
辨证:寒凝胸脉。
治则:温通胸阳。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四逆汤加味:
  桂枝15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0g,干姜15g,附子15g,川椒10g,丁香10g,薤白12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6剂。
二诊(2016-12-22):症状有缓解,但不明显。考虑是药不对证,再细问,病人心情特别急躁,很容易生气上火,睡觉也差,老做恶梦。此证非寒凝证而是火郁证,用升降散合栀子豉汤加味发散郁热。
  处方:蝉衣10g,僵蚕10g,片姜黄10g,豆豉10g,炒栀子10g,防风10g,荆芥10g,白芷10g,苏梗10g,薤白12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6剂。
三诊(2016-12-29):病人很是欢喜,所有症状基本消失,也不怕冷了,压痛也差多了,心烦也明显轻了,恶梦也少了。
  按语:该患者明明是怕冷,附子干姜桂枝温阳无效,用栀子豉汤清透郁热反而有效。这是为什么呢?
内经十九病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都冷得牙齿不停地抖了,不是因为寒,而是“皆属于火”。类似的病例很多,每天都能遇到,说明现在临床寒症虽多,但不是只会温阳散寒就行,有不少病表面看是寒症,其实本质是郁热,治疗要清透郁热。

病案一
患者姓名:董某 性别:男性 出生日期:50岁
就诊日期:2014年12月26日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冬至
主诉:渴饮、多尿、乏力7年,夜间汗出3天
现病史:患糖尿病7年。因糖尿病合并酮症于2002年3月入院,经治疗后酮体消失,血糖控制尚好。述近3日来每于夜间12时许即头汗出,齐颈而还,心胸烦闷,不能入睡。无发热恶寒,无咳嗽,无手抖及饥饿感。舌淡,苔薄白,脉缓。当时查血糖后已除外低血糖反应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现服依那普利10mg日2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否认冠心病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8.3mmol/L,甘油三酯2.67mmol/L,总胆固醇5.6mmol/L。
中医诊断:消渴病
          汗证 
证候诊断:阴阳两虚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
治    法:补益心阳、镇潜安神
处    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10g,制龙骨、牡蛎各20g,炙甘草10g。
      4付,煎服,1日2剂。

   心得体会:患者患糖尿病,初起多为阴虚阳亢,日久可致阴阳俱虚。午夜乃阴阳交接之时,阴阳不足,不相顺接,阳浮于上,津不内守,则汗出;阴津不足,不能全身汗出,故头汗出,齐颈而还;汗为心之液,阳随阴脱,故心阳虚,心神失养则心胸烦闷,不能入睡。
                               
  《伤寒论》中温通心阳法适用于太阳表证发汗太过,损伤心胸阳气,或心阳素虚又感外邪,出现“心下悸,欲得按”,舌淡苔白,脉虚数等。若误用火法,又行攻下,致心阳受损更甚,出现心悸、烦躁、惊恐、心神不安等神失敛养之证,治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补益心阳、镇潜安神。方中桂枝、炙甘草能温补心阳,加龙骨、牡蛎能重镇收涩、潜敛心神治烦躁。此外,桂枝配甘草还有重要意义。温通心阳法可治疗糖尿病合并汗证
病案二
患者姓名:张某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69岁
就诊日期:2014年10月18  发病节气:寒露
主诉:间断口干、乏力15年,双下肢水肿2年。
现病史:患糖尿病15年,糖尿病肾病2年。从2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尿蛋白(++~+++),血肌酐升高,已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达标,曾服多种中西成药如开同、尿毒清等,水肿退而复来,血肌酐持续升高。于2014年10月初来诊,见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畏寒肢冷,乏力,纳差,恶心,尿少,大便干,2日1行。无呕吐,无腹胀。精神衰弱,面色灰暗,双目失明。舌暗紫,苔水滑而厚,脉沉细。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年。冠心病病史4年。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血压160/100mmHg,贫血貌,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尿蛋白(+++),血总蛋白51.9g/L,白蛋白25.5g/L,血肌酐239mmol/L;血常规:Hb89g/L。
中医诊断:消渴病
          消渴病肾病
证候诊断:脾肾阳虚,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Ⅴ期,肾性贫血,高血压病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治    法:温肾健脾
处    方:真武汤合温脾汤加减
制附子15g(先煎) 生大黄30g 白术10g 赤芍10g
白芍10g 茯苓10g 生黄芪30g 党参15g
泽兰10g 生姜2片
5付,取汁250ml,日一剂温服。

复诊:5剂后水肿明显减轻,恶心消失,畏寒肢冷略减,尿量增加,大便每日1~2次,软便,舌苔转薄,生大黄30g改为后下。继服5剂,惟踝部肿,大便每日4~5次,稀便,其他无不适。复查尿蛋白(++),血总蛋白55.0g/L,白蛋白29.0g/L,血肌酐217mmol/L。一直坚持服用上方,随症略作调整,保持大便每日3~5次。月前复查,患者面色微黄,精神好,胃纳转佳,水肿基本消失,尿蛋白(+~++),血总蛋白56.0g/L,白蛋白34.3g/L,血肌酐167mmol/L。

心得体会:
    消渴肾病为消渴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或并素体肾虚,兼夹痰、热、郁、瘀等而致病。发病之初气阴两虚,表现为消渴;渐至肝肾阴虚,阴损及阳,发为变证出现水肿、眩晕;病变晚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虚。  
糖尿病患者在晚期可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就是其中之一。下消伤肾,病久可导致肾阳衰竭。肾主水液,肾阳不足,则水津不化,泛滥为患,出现“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 动,振振欲擗地”或“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等,皆治以温肾利水之法,真武汤主之。该方与《千金要方》温脾汤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V期,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水肿、小便不利、恶心、瘙痒等症状,降低血肌酐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晚期进程。
                                      
建设进展
    已建成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示教诊室71.1 m2;2名中级以上职称中医人员跟师学习每周各2次;医案及临床经验整理每月8份;特色查房每周1次;带教初级中医人员每年5名。

一、人才培养:培养继承人3名,继承人设立相应特色门诊,年门诊量达5000人次以上,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中任职。
二、经验传承:
1、确定3个优势病种,制定与之对应的体现特色优势的诊疗方案。
2、系统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完成体现临证思辨特点、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研究报告。
发表论文(16)篇;出版论著(2)部;撰写研究报告(3)篇;形成专病诊疗方案(3)项;研制开发院内制剂(5)种。




      医 生 介 绍
   
周潮 河北省首届名中医 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授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第四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秦皇岛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病委员会主委,中医糖尿病学科带头人,秦皇岛市优秀技术拔尖人才。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预防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冠心病、糖尿病足、脂肪肝及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等疾病有很深造诣。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十余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学术思想:1、分时辩治:提出随十二时辰序进用药,分时辨治,分调五脏,药力借经气之旺运,经气借药力之资助,达到五脏皆安,气血调和,从而降低血糖。2、从心论治:认为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情志占主导。故用药注意养心安神,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3、注重扶阳:“阳虚致消,治宜补火”,治疗消渴病痹症顽固性疼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肾病中晚期应用效果明显。
出诊时间:------
rebectsoft